时间: 2025-04-27 20:3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0:51
“在天之灵”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已故之人的灵魂或精神存在于天上。这个词汇通常用来表达对已故亲人或英雄的尊敬和怀念,暗示他们的精神或灵魂在天上得到了安宁和尊崇。
在文学作品中,“在天之灵”常用于悼念诗或挽联中,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在谈论已故亲人时使用这个词汇,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尊敬。在专业领域,如**或哲学讨论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探讨灵魂的存在和归宿。
同义词:
反义词:
“在天之灵”这个词汇源于古代的和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和道家对灵魂和死后世界的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成为表达对逝者尊敬和怀念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道德观念。使用“在天之灵”这个词汇,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命和死亡的一种哲学思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庄重和敬仰。它让我联想到宁静的天空和永恒的存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参加葬礼或纪念活动时,我都会听到或使用“在天之灵”这个词汇,它帮助我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遥远的天际,
你的在天之灵静静安息。
每当我仰望星空,
你的光芒依旧照亮我的心。
视觉上,我联想到宁静的夜空和闪烁的星星,听觉上,我可能会想到柔和的风声和远处教堂的钟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st in peace”(安息),虽然表达的情感相似,但文化和**背景有所不同。
“在天之灵”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学意义,它不仅是对逝者的尊敬,也是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遗弓故剑,群臣皆当追慕号泣,思所以报在天之灵。
我并非说,大家都须天天去痛哭流涕,以凭吊先烈的“~”,一年中有一天记住他们就可以了。
1.
【在】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在,存也。 、 《易·乾》-见龙在田。 、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 、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 、 、 《淮南子·原道》-则无所不在。 、 《大戴礼·曾子立事》-在往者,在来者。
【组词】
在生日、 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 在堂、 父母健在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