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2:16
失衡:字面意思是指失去平衡,不均衡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系统、结构或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导致整体功能受损或不稳定。
失衡一词由“失”和“衡”两个字组成。“失”表示失去,“衡”表示平衡。在古代汉语中,“衡”常用来指称秤或平衡的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失衡”逐渐被用来描述各种不平衡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失衡常常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社会对平衡的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失衡这个词给人一种不稳定、不安全的感觉。它可能引发对混乱、无序状态的联想,也可能让人想到需要调整和恢复平衡的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时间管理失衡的情况,工作和休息时间分配不当,导致身心疲惫。通过调整日程,重新找到了平衡。
诗歌: 失衡的天平,摇摆不定, 心灵的秤砣,重若千钧。 寻找平衡的支点, 在风中,在雨中, 在每一个不眠的夜。
视觉:想象一个倾斜的天平,一边重一边轻,形象地展示了失衡的状态。 听觉:失衡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和谐的音乐,如刺耳的噪音或不协调的和声。
在英语中,“失衡”可以对应为“imbalance”。在不同文化中,对平衡的追求和失衡的认知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文化差异,如东方文化更强调内在平衡,而西方文化可能更注重外在平衡。
失衡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物理上的不平衡,也涵盖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层面。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调整生活中的不平衡状态,追求更加和谐稳定的生活。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衡】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引证】
《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秋而载尝,夏而福衡。 、 《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衡,牛触,横大木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