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2:00
“中和殿”是指位于北京故宫内的一座宫殿建筑,它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中和殿在明清两代主要用于举行一些重要的仪式和活动,如即位、大婚等。
在文学作品中,“中和殿”常被用来象征皇权的中心和国家的庄严。在口语和日常交流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历史、建筑或旅游的话题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历史学和考古学中,“中和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太和殿、保和殿(都是故宫内的宫殿)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与“民间建筑”相对比。
“中和殿”一词源于**古代的宫殿命名传统,其中“中和”寓意和谐统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殿的建筑风格和功能有所变化,但其作为皇家仪式场所的地位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中和殿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的统一。它是古代建筑和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中和殿”,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历史和庄严的皇家仪式。这个词可能会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感。
个人可能在与朋友讨论旅游经历时提到参观中和殿的体验,或者在写作关于**历史的文章时引用中和殿作为例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中和殿前,古木参天,岁月悠悠,见证王朝更迭。”
想象中和殿的画面,可能会联想到宏伟的建筑、金碧辉煌的装饰和庄重的仪式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等,都是各自文化中象征皇权和历史的重要建筑。
“中和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具体的建筑,更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符号。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并在语言表达中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3.
【殿】
(形声。本义:击声)。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引证】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战国策·魏策》-苍鹰搏击于殿上。 、 杜牧《阿房宫赋》-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 《聊斋志异》-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 、 《汉书·黄霸传》-有举孝子者先上殿。 、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浮屠北有佛殿一所。
【组词】
宫殿、 殿陛、 殿直、 殿使、 殿脚人、 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