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05:14
“气夺”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气势被压制或夺走。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竞争或对抗中,一方的气势、信心或优势被另一方所削弱或夺取。
在文学中,“气夺”常用来形容人物在心理或情感上的挫败,如在一场辩论中,某人的论点被对方彻底驳倒,导致其气势全无。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在日常生活中的竞争情况,比如在工作中被同事抢走了风头。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比赛中,“气夺”可以指一方队伍在比赛中失去优势,士气低落。
同义词“压制”强调的是通过力量或策略使对方无法发挥,而“气夺”更侧重于心理和气势上的影响。反义词“鼓舞”则是指提升士气和信心。
“气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气”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或气势,“夺”则是指夺取或失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或政治领域,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种竞争场景。
在**传统文化中,“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人的精神、生命力和运势。因此,“气夺”在社会交往和竞争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挑战时的精神状态和应对策略。
“气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败、挫折和无力感。它可能影响人们的自信心和决策,使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加谨慎或退缩。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整个团队的进度受到影响,感觉自己的气势被夺走了,这对我的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气夺”来描绘一场战斗的惨烈:
铁骑奔腾尘飞扬,
敌军阵前气夺光。
刀光剑影血染地,
英雄末路泪两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战场上的士兵,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挫败,旗帜倒下,战鼓声渐渐消失,这一切都构成了“气夺”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moralize”或“deflate”,它们都传达了一种士气低落或信心丧失的意思,但“气夺”更强调的是气势和心理层面的影响。
通过对“气夺”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际交往和竞争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状态,也让我意识到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和气势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使用“气夺”这样的词汇,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