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5:42
开赦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赦免”或“宽恕”,通常指官方或权威机构对犯罪者或违规者的宽恕,免除其刑罚或处罚。
开赦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开”意味着打开或释放,“赦”意味着赦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法律和道德语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开赦常常与仁政和宽恕的美德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的开赦被视为一种政治手段,用以安抚民心或展示皇权的仁慈。
开赦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宽恕和释放,给人以希望和重生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正义得到伸张,同时也体现了人性的宽容。
在个人生活中,开赦可能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宽恕,或者朋友之间的和解。例如,当一个朋友因为某种原因伤害了你,但最终你们通过沟通和理解达成了和解,这种和解就可以被视为一种开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开赦”来表达一种心灵的解放:
心灵的枷锁,今日得以开赦, 春风拂面,带来了新的希望。
开赦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囚犯被释放,重获自由,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周围是欢呼的人群。音乐上,可能联想到一首轻快的曲子,象征着自由和新生。
在英语中,开赦 可以对应为“pardon”或“amnesty”。在不同的文化中,开赦的概念都体现了宽恕和释放的普遍价值。
开赦 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涉及法律和道德的宽恕,也体现了人性的宽容和希望。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宽恕的力量,以及它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赦】
(形声。从攴(pū),赤声。本义:宽免罪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赦与捨音义同。非专谓赦罪也。后捨行而赦废。赦专为赦罪矣。”-赦,置也。 、 《周礼·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 、 《公羊传·昭公十八年》-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 、 《书·伪允征》-先时者杀无赦。 、 《易·象卦》。疏:“谓放免。”-君子以赦过宥罪。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