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2:23
二氧化碳(化学式:CO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它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自然成分,也是生物呼吸和许多工业过程的副产品。
“二氧化碳”一词源自拉丁语“dioxide”(意为“两倍的氧化”)和希腊语“carbon”(意为“碳”)。在18世纪末,随着化学的发展,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二氧化碳在现代社会中常与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它成为了全球气候谈判和环保**中的一个关键议题。
二氧化碳可能引发人们对环境破坏和未来世代的担忧。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可持续生活和绿色技术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关注自己的碳足迹,比如选择公共交通或减少能源消耗,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诗歌中,二氧化碳可以被用来象征现代社会的沉重负担:
在灰色的天空中,二氧化碳 编织着无形的网, 捕捉着温暖的阳光, 让大地渐渐沉睡。
在不同语言中,二氧化碳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化学性质和环境影响是普遍的。例如,在德语中称为“Kohlendioxid”,在法语中称为“dioxyde de carbone”。
二氧化碳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涉及化学、环境科学和社会责任。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全球环境问题的象征。通过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中。
1.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引证】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 、 《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因二以济民行。 、 《论语·公冶长》-赐也闻一以知二。 、 《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组词】
二加四得六、 二府、 二太爷、 总数为二、 二形、 二难、 二仪、 二纪、 二氏、 二军、 二南、 二星、 二天
2. 【氧】 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8,主要是两价,一般是无色无嗅无味不可燃的双原子气体,稍溶于水,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空气中,按体积计,空气含氧达21%,并以化合状态存在于水、大多数普通岩石、矿物(例如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以及多种多样的有机化合物(例如醇、酸、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元素符号O。
3.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4. 【碳】 一种主要呈四价的非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如以金刚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成分 ——元素符号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