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34
“二流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行为不端、品行不正的人,通常指那些懒散、无赖、不务正业的社会底层人物。这个词汇带有贬义,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正当职业、行为放荡、不遵守社会规范的人。
“二流子”这个词汇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它反映了社会对某些行为不端人群的贬低和排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被更中性的词汇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和正直是被高度推崇的品质。因此,“二流子”这样的词汇反映了社会对那些不符合这些价值观的人的负面评价。
这个词汇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负面的形象,如懒惰、不诚实和不负责任。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厌恶或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的贬义词汇,而是尝试用更中性和客观的描述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评价。
在创作中,可以将“二流子”作为一个角色的标签,通过这个角色展现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
想象一个衣衫褴褛、眼神狡猾的人在街头游荡,这种形象可能会与“二流子”这个词联系起来。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贬义词汇如“hooligan”(流氓)在英语中可以找到。
“二流子”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可能不高,但它反映了社会对某些行为的负面评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
他父亲后来成了前后村庄有名的二流子。
他是一个~。
1.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引证】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 、 《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因二以济民行。 、 《论语·公冶长》-赐也闻一以知二。 、 《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组词】
二加四得六、 二府、 二太爷、 总数为二、 二形、 二难、 二仪、 二纪、 二氏、 二军、 二南、 二星、 二天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