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3: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3:20:08
梦寐以求 的字面意思是“在梦中都想要得到”,形容对某事物的渴望极其强烈,以至于即使在睡眠中也念念不忘。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事物的极度渴望和追求。
梦寐以求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其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表达强烈愿望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梦寐以求常与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目标的执着和不懈追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组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梦寐以求 这个词组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它激励人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不轻言放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梦寐以求的是能够出国留学,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梦寐以求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路, 即使夜再深,也不迷失方向。”
梦寐以求 这个词组可以联想到夜晚的星空,星星闪烁,象征着梦想和希望。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激励人心的旋律,如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象征着对梦想的追求和实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yearn for" 或 "long fo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某物的强烈渴望和追求。
梦寐以求 这个词组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某物的强烈愿望和追求。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组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这将有助于我在未来的语言使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这一切,也正是鲁迅所~并终生为之奋斗的!
1.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2.
【寐】
(形声。本义:睡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寐,卧也。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 、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 、 《国语·晋语》-归寝不寐。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资治通鉴·唐纪》-门卒方熟寐。 、 宋·范仲淹《渔家傲》-人不寐。 、 明·魏禧《大铁椎传》-子灿寐而醒。 、 《聊斋志异·狼三则》-乃悟前狼假寐。
【组词】
夜不能寐;梦寐(睡梦)以求;寐息(睡眠;卧息、 寐寤、 寐觉
3.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4.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