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8:12
引火柴:字面意思是指用于点燃火源的小木条或小木棒,通常一端涂有易燃物质,如磷或硫磺。基本含义是指一种用于生火的工具。
引火柴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木条蘸上易燃物质来生火。随着技术的发展,引火柴的制作材料和方法也不断改进,但基本功能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引火柴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仪式中用于点燃圣火。在社会背景中,引火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象征着人类对火的控制和利用。
引火柴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安全感和生存技能。它也可能唤起对户外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向往。
在露营时,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引火柴生火,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诗歌:
在寂静的森林中,
引火柴点燃了希望的火花,
温暖了寒冷的心房。
视觉:想象一根引火柴在黑暗中点燃,火光逐渐扩散,照亮周围的环境。 听觉:听到引火柴摩擦时发出的轻微声响,随后是火焰燃烧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引火柴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原住民文化中,引火柴可能用于仪式和庆典。
引火柴作为一种简单的生火工具,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象征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引火柴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3.
【柴】
编木维护四周。
【引证】
《淮南子》-[周武王]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柴箕子之门。
【组词】
柴护
覆盖。
【引证】
《管子》-掘新井而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