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5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59:19
“慢行”字面意思是指缓慢地行走或移动。基本含义可以是指物理上的慢速移动,也可以引申为行为上的谨慎、不急躁的态度。
“慢行”由“慢”和“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慢”表示缓慢,“行”表示行走。随着语言的发展,“慢行”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缓慢移动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慢行”常常与“慢生活”理念相关联,强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慢行”给人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悠闲的散步、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要慢行,给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间。
在诗歌中,“慢行”可以用来营造一种悠然的氛围:
在时光的长河中慢行,
每一刻都是一幅画,
每一秒都是一首诗。
在英语中,“慢行”可以对应为“slow down”或“walk slowly”,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强调减速和放松。
“慢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它还蕴含着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学会“慢行”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自我关怀的方式。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慢行”,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忙碌中找到平衡,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1.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