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4:24
“收口”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有几个不同的含义,主要取决于上下文。字面意思是指闭合嘴巴,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指保守秘密、停止说话、完成某项工作或交易的最后一步等。
“收口”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收”和“口”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收集”和“嘴巴”。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中国文化中,“收口”有时与保持沉默、保守秘密的传统观念相关联,尤其是在涉及敏感话题时。
“收口”可能让人联想到谨慎、保密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满足感。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带有负面情感,如压抑或不自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商业谈判中体验到“收口”的重要性,确保所有细节都得到妥善处理,最终达成交易。
在诗歌中,“收口”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故事的终结:
岁月如梭,故事收口, 沉默中,回忆依旧。
“收口”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闭上嘴巴的画面,或者在音乐中,一段旋律的结束。
在英语中,“收口”可以对应“seal the deal”或“shut up”,具体取决于上下文。
“收口”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字面意义明确,而且在不同语境中都能找到其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非常重要。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