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7: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09:50
词汇“巾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于固定头巾或布料的小环状物,通常由金属或其他坚固材料制成。在古代,巾环可能用于固定头巾,保持整洁和便于行动。
“巾环”字面意思是指用于固定头巾或其他布料的小环状物。它通常是一个装饰性和功能性兼具的物品,用于将头巾或其他布料固定在头部或其他部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巾环可能作为服饰的一部分被提及,用以描述人物的装束或身份。在现代,由于头巾的使用减少,巾环在日常语言中较少出现,但在某些传统服饰或戏剧表演中仍可能被提及。
同义词:头巾扣、布环 反义词:无,因为巾环是一个特定的物品,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巾环的词源可能直接来源于其功能和形状,即用于固定头巾的环状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巾环的设计和材料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功能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巾环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表示身份、地位或**信仰。在现代社会,巾环的使用更多地与传统或特定场合相关。
巾环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优雅和精致,也可能与某些传统节日或仪式相关联。它可能唤起对过去的怀旧情感。
由于巾环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某些传统活动中,如古装剧表演或传统节日庆典,可能会使用到巾环。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生活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她轻抚着头上的巾环,每一环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巾环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音乐和舞蹈,以及与之相关的华丽服饰和装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环状物可能用于固定头巾或其他布料,但其设计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
巾环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服饰文化的一部分。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巾,佩巾也。 、 《仪礼·士冠礼》-沐巾一。 、 《礼记·内则》-盥卒授巾。 、 《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 、 《仪礼·特牲馈食礼》-静其巾幂。 、 《战国策·魏策》-儿女共沾巾。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清·林觉民《与妻书》-巾短情长。
【组词】
花巾;小丝巾;巾栉、 巾帚、 巾帨
2.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