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4:3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4:30:51
“凡此”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连词,意指“所有这些”或“凡是这些”。它用来概括或指代前面提到的一系列事物或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凡此”常用于总结性的陈述,强调所述内容的普遍性或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书面语中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学术论文中,它可能用于概括先前的讨论或证据。
“凡此”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概括和总结。
在**传统文化中,“凡此”常用于强调事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反映了一种重视整体和概括的思维方式。
使用“凡此”时,常给人一种正式、严肃的感觉,它强调了所述内容的全面性和重要性,可能引起听者或读者的认真思考。
在撰写报告或论文时,我经常使用“凡此”来总结前面的讨论,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凡此星辰,皆为夜之眼,静静守望,无言的宇宙。”
想象一幅画面,星空下,一个人仰望天空,心中默念“凡此星辰”,音乐可以是宁静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深邃、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these”或“such things”,但“凡此”带有更强的文化特色和书面语感。
“凡此”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清晰地总结和概括信息,还增添了语言的正式感和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有效地传达思想和信息。
1.
【凡】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
【引证】
《广雅》-凡,皆也。 、 《三苍》-凡,数之总名也。 、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 、 《书·微子》。郑注:“犹皆也。”-凡有辜罪。 、 《周礼·春官序》-凡内女之有爵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凡所应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组词】
凡有、 凡此
2.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引证】
欧阳修《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组词】
此等、 此生、 此地、 此个、 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