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1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11:00
“千里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相隔千里的分别。它通常用来形容离别之远,情感之深,强调离别的距离和情感上的沉重。
在文学作品中,“千里别”常用来描绘人物之间的深情厚意,如诗句“千里别君泪,不辞长夜悲”。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简单地说“千里之外的分别”来表达类似的情感。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地理或情感距离时,仍可适用。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远别”更侧重距离,“长别”侧重时间,“天涯别”则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的是距离的近或时间的短。
“千里别”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和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各种语境中,但其基本含义和情感色彩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离别常常被赋予深刻的情感意义,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中。“千里别”反映了人对离别的重视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
“千里别”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伤和思念。它让人联想到远行、离别和无法相见的痛苦,这种情感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广泛描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有一次与好友的千里别,那种感觉至今难忘。我们在机场告别,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期待未来的重逢。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千里别”:
千里别君泪,不辞长夜悲。
梦中相见少,醒后思君多。
视觉上,“千里别”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遥远的道路和孤独的身影。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悲伤的音乐或离别的歌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long farewell”或“a distant goodbye”,但这些表达没有“千里别”那种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千里别”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距离,更表达了情感上的深切分离。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这个词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的洞察。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