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9:07
假期:指工作、学*或其他日常活动中的休息时间,通常是为了放松、旅行或进行其他非工作性质的活动。
假期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hāligdæg”,意为“神圣的日子”,后来演变为现代英语的“holiday”。在中文中,“假期”最初可能与**节日有关,后来泛指任何形式的休息日。
在许多文化中,假期与家庭团聚、传统庆祝活动紧密相关。例如,圣诞节和春节都是重要的家庭假期。
假期常常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兴奋、放松和期待。它让人联想到阳光、海滩、家人和朋友。
个人经历中,假期是与家人共度时光、探索新地方和充电的重要时刻。例如,去年的假期我去了日本,体验了不同的文化和美食。
诗歌:
在假期的阳光下,
我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海风轻拂,心灵自由,
这是生活的短暂逃离。
视觉:假期可能让人联想到蓝天、白云、沙滩和海浪。 听觉:可能是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或是孩子们在游乐园的欢笑声。
在不同语言中,“假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英语的“holiday”,法语的“vacances”,西班牙语的“vacaciones”。尽管表达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假期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指代时间上的休息,也承载着文化、情感和个人的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假期”一词能够丰富我们的交流和创作。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