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4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49:54
年少无知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年轻时缺乏知识和经验,不知道或不理解某些事情。它通常用来形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而做出的错误判断或行为。
年少无知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的两个词“年少”和“无知”都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使用上更加灵活和广泛。
在*文化中,年少无知常常与成长和教育联系在一起。家长和老师常常用这个词汇来提醒年轻人要不断学和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青春期的冲动和错误,同时也可能唤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它可能带有一种淡淡的怀旧和遗憾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年少无知这个词让我想起了自己在青少年时期的一些冲动行为和错误决定,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很多宝贵的人生课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那年少无知的梦,
如今已随风飘散,
留下的,
是成长的痕迹和岁月的沉淀。
看到“年少无知”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青春电影中的场景,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少年派,以及一些轻快的青春歌曲,如《青春修炼手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young and naive" 或 "green behind the ears",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含义,即年轻且缺乏经验。
年少无知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成长的过程和经验的积累。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表达和理解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行为。
不是哟,他年幼无知,纵有些不是,也不该将他打的这样。
欧阳那个人,据我看,是个~的流氓。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因西魏王魏豹要背叛就准备出兵讨伐。他询问郦食其魏豹的将领情况。郦食其说魏豹的大将是柏直,刘邦认为柏直是口尚乳臭、年少无知,就派韩信、灌婴、曹参率军前去攻打魏豹,并获得大胜,活捉了魏豹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