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56
词汇“口论”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口论”可能指的是口头上的争论或讨论,强调的是通过口头交流进行的辩论或讨论。
由于“口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在某些方言或特定社群中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营造特定的语言氛围或表现地方特色。
由于“口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口”(表示口头)和“论”(表示讨论或辩论)组合而成。
在某些社群或方言中,“口论”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口头交流方式,可能带有地方文化的特色。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激烈的口头争论,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如紧张、冲突等。
由于“口论”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口论”用于描述一个充满争议的场景,如:“会议室里,双方的口论如火如荼,每个人都试图说服对方。”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人们在激烈争论的画面,或者是争论时的声音,如高声的辩论声。
由于“口论”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口论”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和社群的特定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