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1:46
消失:指物体或现象从视线中不见,或者从存在状态变为不存在状态。字面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人不再可见或不再存在。
“消失”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消”和“失”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消亡”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逐渐成为描述物体或现象不再存在的常用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消失”可能带有神秘或超自然的色彩,如在神话故事中,人物或物品的消失往往伴随着某种神秘*。在现代社会,“消失”也常用来形容传统俗或文化的逐渐消亡。
“消失”一词常带有一种失落感或遗憾感,让人联想到失去、离别或不可逆转的变化。它也可能引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丢失了心爱的手表,那种感觉就像是它突然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让我感到非常失落。
诗歌:
在时光的长河中,
你悄然消失,
如晨露在阳光下,
不留一丝痕迹。
“消失”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体或现象的不见,还反映了人们对于失去和变化的情感反应。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消失”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