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9:49
川资(chuān z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旅费、路费,即旅行时所需的费用。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用以描述古代人们出行时的费用。
在文学作品中,“川资”常用来营造一种古风或历史感,如在描述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历生活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现代人更倾向于使用“旅费”、“路费”等更为通俗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专门讨论这个词汇的使用和意义。
同义词:旅费、路费、盘缠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若从“支出”角度考虑,可对应“收入”或“积蓄”。
“川资”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出行多依赖水路,因此“川”字常与水路旅行相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川资”逐渐固定为指代旅行费用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由于交通方式的多样化,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旅行往往被赋予诗意和哲思,因此“川资”这个词汇也常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它不仅指代物质上的费用,也隐含了对旅途经历的期待和思考。
“川资”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怀旧和诗意。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历生活,以及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和感悟。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直接使用“川资”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这个词汇常常出现,让我对古代文人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川资”:
春风又绿江南岸,
川资已备,心向远方。
古道西风瘦马,
诗囊满载,梦回唐朝。
“川资”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山水画和古筝音乐,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古朴而悠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川资”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travel expenses”或“travel funds”,但这些词汇缺乏“川资”所特有的文化历史色彩。
通过对“川资”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独特地位和文化意义。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物质与精神的重要桥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
1.
【川】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川,贯川通流水也。 、 《管子·度地》-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 、 《周礼·地官》-有川衡。 、 《易·需》-利涉大川。 、 《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 、 《诗·小雅·天保》-如川之方至。 、 《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为泽。 、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组词】
川源、 顺尊、 川游、 川口、 川水、 川防、 川谷、 川坻、 川岗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