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2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29:08
“奖拔公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奖励和提拔那些具有公正无私之心的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选拔人才时,应该重视其品德和公心,而不仅仅是能力或成就。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那些在选拔人才时能够公正无私的领导者或机构。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只看重个人关系或私利,而不考虑公心的选拔方式。在专业领域,如政治、管理学等,这个成语被用来强调公正选拔的重要性。
同义词:公正选拔、公心选拔、无私选拔 反义词:私心选拔、任人唯亲、偏袒选拔
“奖拔公心”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选拔制度,强调在选拔人才时要注重其品德和公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选拔场合,强调公正和无私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公心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而奖拔公心则是对这种品德的认可和奖励。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在各种选拔过程中公正和无私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正直和公正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选拔过程中能够坚持原则,不偏不倚的领导者。它也提醒人们在选拔人才时要注重品德,而不仅仅是能力。
在工作中,我曾见证过一位领导者在选拔团队成员时,始终坚持奖拔公心的原则,这不仅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也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可以将“奖拔公心”融入到对公正和无私的赞美中:
在选拔的舞台上,
奖拔公心是那不变的旋律,
它奏响了公正的乐章,
在每个心灵深处回响。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领导者站在高台上,手中拿着象征公正的权杖,周围是期待的眼神。背景音乐可以是庄严的进行曲,强调公正和无私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meritocracy”(精英管理)来表达,强调根据能力和成就来选拔人才,而不是个人关系或背景。
“奖拔公心”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选拔人才时公正和无私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选拔原则,也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公正和无私的理念。
李封州甘为文至精,奖拔公心,亦类数公。
1.
【奖】
(形声。字本作“奨”,从犬,将省声。本义:驱使狗猛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口部》:‘嗾,使犬声也。’厉之,犹勉之也。”-奖,嗾犬厉之也。
2.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3.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