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8:36
词汇“奕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分析,“奕”字通常与“奕奕”连用,表示光彩照人、精神饱满的样子;“致”字则有达到、给予、精致等含义。将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奕致”可能被理解为某种精致、高雅的状态或品质。
由于“奕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的高贵气质或艺术品的精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讨论中。
由于“奕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由“奕奕”和“致”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艺术领域,可能会使用“奕致”来形容某种高雅的艺术风格或人物气质。
“奕致”可能给人带来一种高贵、精致的感觉,联想到优雅的艺术品或高贵的社交场合。
由于“奕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奕致”来形容自然景物的精致与美丽:
由于“奕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奕致”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高雅、精致状态的可能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尽管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会用到。
1.
【奕】
(形声。从大,亦声。本义: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奕,大也。 、 《太玄·格》-往小来奕。 、 《诗·小雅·车攻》-四壮奕奕。 、 《诗·大雅·韩奕》-奕奕梁山。 、 宋·王安石《祭吕侍读文》-伯夷相唐,尚父宾周。受氏胙国,重光奕休。
2.
【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致,送诣也。 、 《易·象下传》-君子以致命遂志。 、 《诗·卫风·竹竿》-远莫致之。 、 《诗·卫风·聘礼》-卿致馆。 、 《仪礼·曾子问》-殷人既葬而致事。 、 《荀子·解蔽》-远方莫不致其珍。 、 《史记·李将军列传》-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致敬亭于幕府。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致电上海。
【组词】
致聘
招引;招致。
【引证】
汉·贾谊《过秦论》-致天下之士。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 、 《三国志·诸葛亮传》-不可屈致。 、 《三国演义》-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 、 清·袁枚《祭妹文》-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 、 《明史》-致此疾困。
【组词】
导致、 致病;致残;致人、 致士、 致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