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3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4:56
词汇“方丈盈前”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方”、“丈”、“盈”和“前”。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方丈盈前”字面意思是“方丈”(指寺庙中的住持或主持)的面前充满了东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寺庙香火旺盛,信徒众多,香客络绎不绝,供品堆积如山。
“方丈盈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寺庙住持面前景象的描述。在古代,寺庙是**活动的中心,香火旺盛象征着寺庙的繁荣和信徒的虔诚。
在传统文化中,寺庙不仅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社区文化交流的中心。因此,“方丈盈前”不仅反映了**的繁荣,也体现了社区的活力和文化的传承。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觉,联想到的是宁静的寺庙、虔诚的信徒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一些**节日或文化活动中遇到类似的场景,如春节期间参观寺庙,看到香客络绎不绝,供品堆积如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过古刹,方丈盈前香火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烟缭绕,信徒们手持香烛,虔诚地祈祷。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宁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涉及到教堂、清真寺等**场所的繁荣景象,如“教堂门前人山人海”。
“方丈盈前”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场所的繁荣,也反映了人们对的虔诚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丈】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丈,十尺也。 、 《小尔雅》-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百丈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明·魏禧《大铁锥传》-长丈许。
【组词】
丈尺、 丈六、 丈二、 丈数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引证】
《大戴礼记》-丈者,长也。
【组词】
丈人行、 丈母、 丈丈、 老丈;岳丈
3.
【盈】
(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盈,满器也。 、 《墨子经》-盈莫不有也。 、 《广雅》-盈,满也。 、 《易·坎》。虞注:“溢也。”-不盈。 、 《礼记·祭义》。注:“盈,犹满也。”-乐主其盈。 、 《诗·小雅·车攻》-大庖不盈。 、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滦水阔不盈丈,而中甚深。
【组词】
盈盈、 车马盈门;充盈、 盈抱、 盈科、 盈衍、 盈庭、 盈衿、 盈塞、 盈漫
4.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