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7:29
方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方向或位置,通常用来描述物体或地点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地点的相对位置或方向。在地理学、导航、建筑学等领域中,方位是一个基础概念,用于确定东、西、南、北等方向。
方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地理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扩展到多个领域,包括导航、建筑和文学。
在许多文化中,特定的方位具有象征意义。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东方通常与新生和希望联系在一起,而西方则可能与结束和死亡相关联。
方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探索和冒险,尤其是在谈论地理或导航时。它也可能引发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确定性的渴望。
在旅行中,正确理解方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徒步穿越森林时,正确判断方位可以避免迷路。
在诗歌中,方位可以用来增强意境:
面向东方,晨曦初露, 希望之光,洒满心田。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面向东方,太阳正缓缓升起。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宁静的鸟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希望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方位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北方可能与寒冷和孤独联系在一起,而在某些非洲文化中,特定的方位可能与祖先和传统相关联。
方位是一个基础而多功能的词汇,它在多个领域和语境中都有重要的应用。理解和正确使用方位对于导航、建筑设计、文学创作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个人生活中,正确判断方位也是确保安全和效率的关键。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位】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 《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组词】
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