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0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2:46
收审: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法律或行政领域,指的是对某人或某物进行接收并进行审查的过程。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接收并审查”。
收审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收”和“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收”意味着接收或收集,“审”意味着仔细检查或审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收审”。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收审可能与权威、法律和秩序相关联。例如,在法治社会中,收审是确保法律得到执行的重要手段。
收审可能带来一种紧张或严肃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正式的检查或审问相关。在联想上,它可能与权威机构、法律程序和责任感相关。
在个人经历中,收审可能与工作中的背景调查或学术论文的审查相关。例如,申请工作时,公司可能会对申请者进行收审,以确保其背景符合职位要求。
在诗歌中,可以将“收审”融入到描述一个紧张场景的诗句中:
夜幕低垂,星光黯淡, 收审之声,回荡在空旷的法庭。 疑云密布,真相难辨, 唯有时间,能揭开这层层的迷雾。
收审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严肃的法庭场景,法官和律师的对话,以及紧张的氛围。视觉上,可能是一间装饰严肃的法庭,听觉上,可能是法官的锤声和律师的辩论声。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收审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spection”或“interrogation”,但它们的使用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收审是一个在法律和行政领域常用的词汇,它涉及到对某人或某物的接收和审查。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带来不同的情感反应和联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理解法律程序和行政流程非常重要。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