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5:57
“本支百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本源和支流延续百代”。它用来形容家族、血统或某种传统、文化等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在文学作品中,“本支百世”常用来赞美某个家族或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敬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人类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同义词: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历久弥新 反义词:昙花一现、一蹴而就、转瞬即逝
同义词中,“源远流长”强调起源的深远和历史的悠久,“世代相传”强调代际间的传承,“历久弥新”则强调时间虽长但依然新鲜、有活力。反义词则表达了短暂、不持久或突然的特性。
“本支百世”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家族和血统的重视。在古代社会,家族的延续和繁荣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这个成语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强烈,家族的延续被视为一种责任和荣耀。因此,“本支百世”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反映了**人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尊敬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家族的荣耀。它激发人们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家族的归属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家族企业的庆典上听到这个成语,用来表达对家族企业长久传承的敬意和祝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本支百世传家宝,岁月悠悠情未了。”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家族祠堂,墙上挂着历代祖先的画像,香烟缭绕,家族成员在祭拜,这个成语带来的视觉联想是历史和传统的沉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强调代际间的传递,但不如“本支百世”那样强调源远流长和家族的荣耀。
“本支百世”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它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族和传统的重要性。
其子孙適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夫五代之臣,以道事君,泽及草木,仁被率土,是以福祚流行,~。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3.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4.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