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8:18
外财: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意外之财,即非正常工作或业务所得的财富,如中奖、遗产、赠与等。
在文学作品中,“外财”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或者作为情节发展的催化剂。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开玩笑或者讨论意外的好运。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法律,这个词可能涉及到非劳动收入的税收问题或财产继承的法律条款。
同义词:横财、意外之财、飞来横财 反义词:正财、劳动所得、辛苦钱
“外财”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和“财”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非内部的”和“财富”。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非正常渠道获得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为广泛。
在**文化中,“外财”往往与运气、命运相关联,有时也被视为不稳定的财富来源。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引发对财富分配不公的讨论,尤其是在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环境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财”可能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好运和意外的喜悦联系在一起。然而,也有人可能会对这种非劳动所得的财富感到不安或嫉妒。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过与“外财”相关的故事,比如听说朋友中了大奖,或者自己意外继承了一笔遗产。这些经历可能会影响个人对财富和运气的看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度玉门关,外财忽至心自宽。”
视觉上,“外财”可能让人联想到金光闪闪的硬币或珠宝;听觉上,可能是一声惊喜的尖叫或庆祝的鞭炮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indfall”,指的是意外的收获或意外之财。在不同文化中,对这种意外财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外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仅是描述一种财富形式,还反映了人们对运气、命运和财富分配的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财】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引证】
《说文》-财,人所宝也。 、 《广雅》-财,货也。 、 《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以九赋敛财贿。 、 《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与其财用。 、 《礼记·坊记》。注:“币帛也。”-先财而后礼。 、 《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 《六书故》-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 、 《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 、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 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组词】
资财、 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