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2:51
词汇“界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界壤”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边界”和“土壤”的结合。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的是边界的土地或边疆地区。
由于“界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描述边疆地理、军事防御或领土划分的语境中。
“界”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边界或界限,“壤”字则指土壤或土地。两者结合的“界壤”可能在古代文献中用来特指边界的土地。
在古代**,边疆地区常常是军事和政治关注的焦点,因此“界壤”可能带有一定的军事和政治色彩。
“界壤”可能让人联想到边疆的荒凉、艰苦和边防士兵的坚守,带有一定的悲壮和坚韧的情感色彩。
由于“界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
在创作中,可以将“界壤”用于描述边疆的诗歌或故事,赋予作品一种历史和地理的深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凉的边疆土地,风沙漫天;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悲壮的进行曲,象征边防士兵的坚守。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界壤”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边疆或边界土地的类似表达。
“界壤”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和历史资料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1.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
2.
【壤】
(形声。从土,襄(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土壤。
【引证】
《说文》-壤,柔土也。 、 《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 、 《书·禹贡》-厥土惟白壤。 、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
【组词】
壤坟、 壤芥、 沃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