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2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26:01
“朗月清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明亮的月亮和清爽的风。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气氛宁静的夜晚,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朗月清风”常被用来描绘诗意的夜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一个宁静的夜晚,或者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环境科学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环境时仍可适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朗月清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诗词中经常出现。它的使用历史悠久,反映了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在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
在**文化中,月亮和风常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的象征意义。月亮代表纯洁和圆满,风则象征自由和变化。因此,“朗月清风”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夜晚的宁静、自然的美丽以及心灵的平和。在表达时,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个让我感到放松和愉悦的时刻。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乡村的夜晚,我体验到了真正的“朗月清风”。那是一个没有光污染的夜晚,明亮的月亮和清爽的风让我感到无比的宁静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朗月清风夜,星辰点点明。
心随风飘远,梦与月同行。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微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ear moonlight and refreshing breeze”,虽然不如“朗月清风”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但也能传达相似的意境。
通过对“朗月清风”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表达的可能性。
桃花流水杳然去,~到处游。
1.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3.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