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35:03
词汇“[指摘]”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指摘”的字面意思是指指出错误或缺点,进行批评或指责。它通常用于正式或严肃的场合,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或批评。
“指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通过手指指出,引申为指出错误或缺点。在现代汉语中,其用法和意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指摘”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因为它涉及到批评和指责。在社会交往中,适度的指摘可以帮助人们改进和成长,但过度的指摘可能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指摘”一词往往带有一种严肃和紧张的情感氛围,让人联想到批评和冲突。在个人表达中,使用“指摘”可能会让人感到压力和不安。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同事对我的工作进行指摘,虽然起初感到不快,但后来意识到这是帮助我改进的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指摘”融入到描述人际关系的诗句中,如: “在沉默的夜里,星辰指摘着人间的瑕疵, 月光下,我们学会了宽容与理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严肃地指出另一个人的错误,表情严肃,气氛紧张。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紧凑、旋律严肃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氛围。
在英语中,“指摘”可以对应为“criticize”或“point out”,但其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文化中,对批评和指责的接受程度和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
“指摘”是一个具有明确批评意味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指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摭】
(形声。从手,庶声。字又作“拓”,从手,石声。本义:有选择的拾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拓,拾也。陈、宋语。 、 《方言一》-摭,取也。 、 《礼记·礼器》-有顺而摭也。 、 《仪礼·有司彻》-乃摭于鱼腊俎。 、 《论衡·逢遇》-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 、 张衡《西京赋》-摭紫贝,搏耆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