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3:51
“九畴”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字面意思是指九个范畴或九个方面。在《尚书·洪范》中,“九畴”指的是治理国家的九个基本原则,包括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六极。这些原则涵盖了自然现象、政治行为、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是古代君主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
在文学中,“九畴”可能被用来象征完整性和全面性,如在描述一个完美的社会或个人修养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古代政治哲学或历史时,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和哲学,它被用来研究和分析古代的治理模式和思想体系。
“九畴”一词源自《尚书·洪范》,是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学术研究和历史文化传承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中,“九畴”代表了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理想模式,强调了道德、政治和自然规律的统一。它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治理理念,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九畴”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智慧,以及对完美治理的追求。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九畴”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哲学和治理模式,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智慧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九畴”:
在古老的书中寻觅,
九畴的光辉照亮心扉。
五行流转,五事分明,
八政有序,五纪轮回。
皇极之中,三德并行,
稽疑解惑,庶征显灵。
五福降临,六极远离,
九畴之道,永续传承。
想象一幅画面,展示古代君主在宫殿中研究“九畴”,周围是古老的书籍和卷轴,背景音乐是古琴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能够很好地传达“九畴”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九畴”的概念,但类似的治理原则和哲学思想在不同文明中都有体现,如古希腊的“四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九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深度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治理理念,也启发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更加和谐与完善的管理模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畴】
(形声。从田,寿声。本义:已耕作的田地)。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畴,耕地也。 、 《说文》-畴,耕治之田也。象耕屈之形。 、 《左传·襄公三十年》-取我田畴而伍之。 、 《国语·周语 》-田畴荒芜。 、 《汉书·萧望之传》-修农圃之畴。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组词】
田畴、 畴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