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2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23:53
“东南半壁”字面意思指的是地理方位中的东南部分,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东南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比喻性地指代某个领域或范围的东南部分,不一定局限于地理空间。
“东南半壁”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东南”和“半壁”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半壁”常用来形容一半的区域或范围,而“东南”则是指东南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地理区域的一个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东南方向常被认为是吉祥和繁荣的象征。因此,“东南半壁”在某些语境下可能带有积极的寓意,象征着繁荣和发展的地区。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繁荣和活力,尤其是在描述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时。它也可能唤起对特定地理环境的记忆或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项目的规划中使用过“东南半壁”这个词汇,用来描述我们重点关注的地区,这个词汇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传达了我们的工作重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东南半壁,阳光洒满, 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东南部风光的画作,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轻快、充满活力的旋律,象征着东南地区的繁荣和活力。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southeast region”或“southeast sector”,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东南半壁”这个词汇在描述地理方位时非常实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精确地传达信息,并丰富了我的词汇选择。
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身经百战兵不饥,士气激发倍骁悍。以此克奏保障功,~推屏翰。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3.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4.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
1. 【东南】 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dōngnán)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