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3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38:48
劝谏。
1.
【讥】
(形声。从言,幾(jì)声。本义:旁敲侧击地批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讥,诽也。 、 《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谴也。”-此何以书讥。 、 《楚辞·大招》。注:“非也。”-诛讥罢只。 、 《史记·游侠传》。正义:“非言也”>-二者交讥。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于人为可讥。 、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公孙布被之讥。
【组词】
讥呵、 讥毁、 讥望
2.
【谏】
(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谏,证也。 、 《楚辞·七谏序》-谏者,正也。 、 周礼·司谏》注-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 、 《周礼·保氏》。注:“以礼义正之。”-掌谏五恶。 、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谏不从。 、 《左传·僖公二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 《周礼·地官》-保氏常谏王恶。 、 《战国策·赵策》-大臣强谏。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 、 诸葛亮《出师表》-忠谏之路。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为拒谏。
【组词】
谏阻纳质、 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