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46:08
词汇“泉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泉”和“薮”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泉薮”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泉”指的是地下水的自然流出,形成的水源,如泉水、温泉等。“薮”则指水草茂盛的湖泊或沼泽地带。因此,“泉薮”字面意思是指泉水汇聚的地方,通常指自然环境中的水源丰富、水草茂盛的区域。
“泉”字古已有之,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水源。“薮”字则较晚出现,原指水草茂盛的地方。两个字结合成“泉薮”,主要用于描述自然景观。
在**传统文化中,泉薮常被赋予诗意和隐逸的象征,如古代文人常以泉薮为隐居之地,象征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谐。
“泉薮”一词给人以清新、宁静、自然的感受,联想到清澈的泉水、茂盛的水草和和谐的生态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使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增添文采和意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泉薮深处,白鹭翩翩,水波不兴,静谧如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绿意盎然的水草地,清澈的泉水潺潺流过,鸟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泉薮”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但在文学和特定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自然景观,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是汉语中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词汇之一。
1.
【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 、 《诗·小雅·小旻》-如彼泉流。 、 《诗·大雅·召旻》。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泉之竭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 、 宋·欧阳修《醉翁事记》-酿泉为酒。 、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泉而茗者。 、 明·顾炎武《复庵记》-有泉可汲。
【组词】
温泉;矿泉;清泉;泉根、 泉脉、 泉涌、 泉鱼、 泉绅、 泉韵
2.
【薮】
(形声。从艸,数声。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艸。本义:湖泽的通称。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薮,大泽也。 、 《尔雅·释地》。李注:“薮,泽之别名也。”-十薮。 、 《国语·周语下》-薮,物之归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度山林,鸠薮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