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45:37
瓯:盆碗之类的器皿。形容碗、盆器皿洁白干净。也比喻诗文清雅。
葛中羽扇吾方健,雪碗冰瓯子句清。
1.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
2.
【碗】
一种圆形凹心盛食品的器具,在形式上通常接近半球形,一般比盘子深,比茶杯大和重。
【引证】
北周·庾信《春赋》-芙蓉玉碗,莲子金杯。
【组词】
饭碗;瓷碗;搪瓷碗;摆碗筷;碗泥、 碗窑
用来计量用碗装的饮食。
【引证】
明·朱有《豹子和尚自还俗》-滑出出,水冷冷,两碗来素匾食。
3.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4.
【瓯】
(形声。从瓦,区(ōu)声。本义:盆盂类瓦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瓯,小盆也。 、 《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 、 《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组词】
瓯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