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2:47
“拨弃万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放弃或忽略所有的事情。它传达了一种决心或态度,即为了某个更高的目标或更重要的任务,而选择忽略或放弃其他所有的事务。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为了追求某种理想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做出的牺牲。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表达一种决心或专注的态度。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管理或领导力相关的讨论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强调优先级和资源分配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拨弃”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原意为拨开或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演变为放弃或忽略。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表达一种决断和牺牲的态度。
在**文化中,“拨弃万事”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舍生取义”相联系,强调为了更高的道德或社会目标而做出的个人牺牲。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描述那些为了追求个人梦想或职业目标而放弃其他事务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感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做出牺牲的人,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还是现代社会中的普通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为了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他拨弃了所有的社交活动和娱乐时间,最终成功完成了他的研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词汇:
拨弃万事,只为那一瞬的光芒,
在寂静的夜里,我独自前行。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夜晚的街道上行走,背景音乐可能是缓慢而深沉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专注和牺牲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ve everything behind”或“focus on one thing to the exclusion of all else”。这些表达在意义上与“拨弃万事”相似,但可能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
“拨弃万事”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传达了一种决断和牺牲的态度,还能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灵活运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个人决心和牺牲时的力量和美感。
拨弃万事不复谈,百觚之后那辞酒。
1.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2.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