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35
词汇“拨弃”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拨”可以理解为拨动、移动,而“弃”则是放弃、抛弃的意思。结合起来,“拨弃”可能指的是将某物移动并抛弃,或者是在选择中排除、放弃某物。
由于“拨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文献中出现,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排除或放弃行为。
由于“拨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拨”和“弃”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现代汉语中,“拨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不大。
由于“拨弃”涉及放弃和排除,可能会引起一种决断和清理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整理和简化生活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使用“拨弃”这个词,而是使用更常见的词汇如“抛弃”或“排除”。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拨弃”来表达一种决绝的情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
我拨弃了过往的尘埃,
只为迎接新的曙光。
由于“拨弃”涉及动作和决断,可能会联想到清理房间的画面,或是听到物品被丢弃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
“拨弃”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用于描述在处理事物时的决断和排除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但在实际使用中应考虑其适用性和理解度。
1.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2.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