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24
词汇“书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书师”可能指的是专门从事书籍相关工作的人,比如书籍的编辑、校对、排版等工作的专业人士。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们无法从现有的语言资料中找到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情况。
由于“书师”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进行推测:
结合起来,“书师”可能指的是在书籍制作或管理方面有专业技能的人。
由于“书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创造性地使用,用以指代某个特定的角色或职业。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相关的职业通常有更明确的称呼,如编辑、校对员等。
由于“书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编辑、校对员、排版师 反义词:读者(如果从书籍的制作与消费角度来看)
由于“书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某个特定领域或地区的术语,或者是某个作者创造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书师”可能被用来指代某个特定的职业或角色,但这需要具体的上下文来确定。
由于“书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如果有人对这个词汇有所了解,可能会联想到对书籍的热爱和对文字工作的尊重。
由于“书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书师”作为一个角色,赋予其特定的背景和故事,例如:
由于“书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有人对这个词汇有所了解,可能会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翻书的沙沙声等。
由于“书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总的来说,“书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它在日常交流中的实用性较低。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