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1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14:58
“列邦”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各个国家”或“多个国家”。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指代周边的各个国家或部落。
在文学作品中,“列邦”可能用来描述一个广阔的地理空间,包含多个国家或民族,如“列邦争霸”。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政治讨论中,它可能会被提及,用来说明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同义词“诸国”和“万国”强调的是国家的多样性和数量,而“列邦”则更多地强调这些国家的并列关系。反义词“本国”和“本土”则指的是单一的国家或地区。
“列邦”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列”有排列、并列的意思,“邦”指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语境中仍被保留和使用。
在古代,由于地理和政治的原因,“列邦”常用来描述周边的非国家或部落。这个词反映了古代**对周边国家的认知和态度。
对于我来说,“列邦”这个词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丝绸之路和各国之间的外交互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使用“列邦”这个词来描述古代**的外交政策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列邦星罗棋布,文明交织如织。”
想象一幅地图,上面标记着不同的国家,这就是“列邦”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纪录片中讲述国际关系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ations”或“countries”,但这些词没有“列邦”所带有的历史和文化色彩。
“列邦”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国际关系和地理认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
2.
【邦】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邦,国也。 、 《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 、 《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以佐王治邦国。 、 《易·益》-利用为依迁邦。 、 《书·尧典》-协和万邦。 、 《诗·小雅·节南山》-以畜万邦。 、 《国语·周语》-后非众罔与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