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5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51:58
心散: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心思不集中,精神涣散,无法专注于某件事情。它描述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人的注意力分散,无法保持专注。
“心散”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心”和“散”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心理和分散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如《庄子》等哲学著作中已有类似的概念提及,但作为现代常用词汇,其使用频率和含义在近年来有所增加。
在*传统文化中,专注和集中精神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心散”往往被看作是一种需要克服的状态,特别是在学和工作中。
“心散”这个词给人一种不安和焦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感到无助和挫败。
在学生时代,我常常因为心散而影响学效率,后来通过练冥想和时间管理技巧,逐渐改善了这一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散如烟,飘渺无依,寻觅那失落的专注,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视觉上,“心散”可能让人联想到飘动的云彩或摇曳的树叶,听觉上,可能是风声或远处模糊的谈话声。
在英语中,“心散”可以对应为“distracted”或“absent-minded”,在不同文化中,对于注意力的集中和分散都有类似的重视和评价。
“心散”是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影响。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