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8:39
“丝绳”一词的字面意思是由丝线编织而成的绳子。丝绳通常指的是用蚕丝或其他细丝材料制成的绳索,具有柔软、光滑和相对脆弱的特点。
在文学中,“丝绳”可能被用来象征脆弱或精致,如在描述古代宫廷或贵族生活时。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情境下,如讨论手工艺品或传统工艺。在专业领域,如纺织或工艺品制作,“丝绳”可能是一个常用词汇。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材质和用途的不同,而反义词则强调了强度和耐用性的对比。
“丝绳”一词源自古代对丝绸材料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所有由丝线制成的绳索。在古代**,丝绸和丝绳是重要的贸易商品,因此这个词在文化和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文化中,丝绸和丝绳与贵族和宫廷生活紧密相关,象征着精致和高贵。在现代社会,丝绳可能更多地与手工艺品和装饰品相关联。
“丝绳”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精致和脆弱,联想到了古代的优雅和现代的手工艺美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手工艺品展览中看到过用丝绳制作的精美饰品,这些饰品不仅美观,而且体现了制作者的精细工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丝绳”:
在月光下,她轻抚着那根丝绳,
如同抚摸着岁月的细腻纹理,
每一缕光影,都是时间的诗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细腻的丝绳编织品,其光滑的表面和精致的图案。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丝绸摩擦时的细微声响。
在不同文化中,“丝绳”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象征的精致和脆弱可能在多种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
“丝绳”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是非常常见,但它体现了语言对细节和美学的捕捉能力。了解这个词的背景和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在适当的情境下更精确地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1.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2.
【绳】
(形声。从糸(mì),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绳,索也。 、 《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易·系辞传》-作结绳而为网罟。 、 《诗·小雅·采绿》-言纶之绳。 、 《庄子·胠箧》-民结绳而用之。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绿碧青丝绳。
【组词】
绳床、 绳缢跌扑、 绳文、 绳桥、 绳头、 绳戏、 绳络、 绳床瓦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