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1:13
词汇“呼庚呼癸”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占卜术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呼庚呼癸”字面意思是呼唤庚日和癸日,庚和癸在**古代天干中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十,古人认为庚日和癸日是适合借贷的日子。因此,这个成语比喻请求别人帮助或借贷。
由于这个成语较为生僻,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用以表达请求帮助或借贷的情境。
“呼庚呼癸”源自古代的占卜俗,古人认为特定的日子适合进行特定的活动,庚日和癸日被认为是适合借贷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俗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以比喻请求帮助。
在**古代,占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人们相信通过占卜可以了解天意,指导日常生活。因此,“呼庚呼癸”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无奈和求助的情感色彩。
由于这个成语较为生僻,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特定的文化或学术讨论中可能会提及。
在创作中,可以将“呼庚呼癸”用于描绘古代人物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
由于这个成语与古代占卜有关,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占卜仪式,如焚香、卜筮等,这些场景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呼庚呼癸”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求助或借贷的成语或短语在不同语言中都有存在。
“呼庚呼癸”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的一种文化俗,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有一定的价值。在现代汉语学*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对汉语文化深层次的理解。
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况时逢丰穰,~,一岁自兆重登。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大家不好直说,只好用隐语代替。鲁国大夫公孙有回答说:“高梁已经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到时登上山高声呼喊:‘庚癸乎!’我们就知道了。”
1.
【呼】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引证】
《说文》(外息,指呼气)-呼,外息也。 、 《书·大传》-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
【组词】
呼哈、 呼噏、 呼息、 呼翕
2.
【庚】
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引证】
《说文》-庚,位西方。 、 《易·巽》-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 《尔雅》-太岁在庚日上章,月在庚曰窒。 、 《淮南子》-其日庚辛。 、 《史记》-秋,日庚、辛。
又以配五行。
【引证】
《淮南子·天文》-庚辛申酉,金也。
3.
【呼】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引证】
《说文》(外息,指呼气)-呼,外息也。 、 《书·大传》-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
【组词】
呼哈、 呼噏、 呼息、 呼翕
4.
【癸】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二戣(kuí),古代兵器。交叉之形,盖即“戣”之古文。①本义:古代兵器。戟属。②天干的第十位),用作顺序的第十。
估量。
【引证】
《史记》-癸之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