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3:4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3:47:53
山形(やまがた)是一个日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山的形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代任何与山相关的形态、轮廓或者特征。
“山形”一词由“山”(やま)和“形”(かた)组成,直译为“山的形状”。在日语中,这个词的使用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日本文化中,山被视为神圣和精神的象征。因此,“山形”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术语,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
对于我来说,“山形”唤起了宁静、壮丽和自然之美的联想。它让我想到远足、登山和与自然亲近的体验。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被富士山的山形深深吸引,那次经历让我对自然景观有了更深的欣赏和理解。
诗歌: 山形を眺めて、 心は静かに、 自然と共に。
故事: 在那个遥远的村庄,人们传说着山形的秘密,每当月圆之夜,山的轮廓会变得异常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英语中,“山形”可以对应为“mountain shape”或“mountain form”。不同文化对山的形态和意义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山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山形”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个词不仅仅是描述自然景观的工具,还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词汇的多层次含义和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