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8:59
海螺 是指海洋中的一种软体动物,属于腹足纲,其特征是有一个螺旋形的壳。海螺的壳通常具有美丽的图案和颜色,因此在艺术和装饰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海螺 一词在中文中直接来源于对这种海洋生物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海螺常被提及,其名称和描述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标准化。
在许多文化中,海螺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如**和日本。海螺壳常被用作装饰品或乐器,如海螺号。
海螺常带给人一种宁静和海洋的联想,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海洋生物的好奇。
在我的一次海边旅行中,我收集了一些海螺壳作为纪念品,这些美丽的壳让我每次看到都能回忆起那次愉快的经历。
诗歌:
海螺的歌声,悠扬在波涛之间,
它的壳,记录着海洋的秘密。
每一次旋转,都是生命的旋律,
在阳光下,闪耀着无尽的光辉。
海螺的图像常与海洋、沙滩和宁静的海景相关联。听觉上,海螺壳可以发出悠扬的声音,尤其是在海风中。
在英语中,海螺被称为“conch”,在加勒比文化中,海螺号(conch shell)常被用作信号或乐器。
海螺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一种海洋生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多重价值,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入思考。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螺】
(又作蠃。形声。从虫,累声。本义:凡软体动物腹足类,被有旋线的硬壳都叫螺,种类繁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螺。-蠃,蜾蠃也。 、 《易·说卦》-离…为蠃。 、 《国语·吴语》。注:“蚌蛤之属。”-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 、 《淮南子·本经》-冠无觚蠃之理。 、 《广韵》-螺,蚌属。 、 王嘉《拾遗记·秦始皇》-舟形似螺,沈行海底。
【组词】
螺填、 螺壳、 螺壳钱、 螺蚌、 螺甸、 螺栓帽、 螺舟、 螺首、 螺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