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8:31
“卷甲衔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将铠甲卷起来,口中衔着小木片。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卷甲而藏之,衔枚而趋之”,形容军队在夜间秘密行军,不发出声音,以免被敌人发现。
在文学作品中,“卷甲衔枚”常用来形容军队或个人在行动时的隐秘和谨慎。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它仍然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历史研究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具体描述古代战争中的战术。
“卷甲衔枚”这个成语源自《左传》,是古代**军事战术的一种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隐秘行动的常用表达。
在**古代战争文化中,隐秘和谨慎是非常重要的战术原则。因此,“卷甲衔枚”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军事策略的一部分,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战争行为的特定看法。
这个成语给人以神秘和紧张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夜晚、战争和策略。它激发了对古代战争场景的想象,以及对那些在黑暗中行动的士兵的敬意。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军事话题时,它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比喻,用来描述任何需要隐秘和谨慎的行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隐匿,卷甲衔枚的勇士,在黑暗中编织着胜利的篇章。”
想象一幅画面:夜色中,一群士兵卷起铠甲,口中衔着小木片,悄无声息地行进。这种场景可以通过电影或历史剧的片段来呈现,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战术和表达方式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古罗马历史中,士兵在夜间行军时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以保持安静。
“卷甲衔枚”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古代军事战术的描述,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行动时需要考虑隐秘和谨慎,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应用。
1.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
2.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
3.
【衔】
口含。
【引证】
《后汉书·张衡传》-蟾蜍衔之。
【组词】
燕子衔泥;衔环相报、 衔刀、 衔土、 衔口垫背
怀藏。
【引证】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衔之次骨。
【组词】
衔恩、 衔悔、 衔匿、 衔恤、 衔哀
4.
【枚】
(会意。从木,从攴(pū)。本义:树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枚,枝干也。可为杖。 、 《释名》-竹曰个,木曰枚。 、 《广雅》-枚,条也。 、 《诗·大雅·旱麓》-施于条枚。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