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3:14
“仙风道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仙人的风度和道士的气质。基本含义是指人的风度超凡脱俗,气质高雅,仿佛仙人或道士一般。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貌和气质非常出众,有一种超脱尘世的韵味。
在文学作品中,“仙风道骨”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或隐士,强调他们的超然物外和高洁品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美某人的气质非凡,或者形容某人的行为举止与众不同。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或人物评价中,也可能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某人的艺术气质或人格魅力。
同义词:
反义词:
“仙风道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传统文化中的仙人和道士形象有关。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仙人和道士常被描绘为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存在,因此这个成语也承载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象。
在**文化中,仙人和道士的形象常常与高洁、超脱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因此,“仙风道骨”这个成语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非凡气质的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仰和向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山林间隐居的智者,或者是那些在文学艺术中追求卓越的文人墨客。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高雅和超脱的理解和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文学讲座中听到一位老教授被形容为“仙风道骨”,他的言谈举止确实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个词汇的使用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山间隐士,仙风道骨,
笔下生花,墨香四溢。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位老者在山林间悠然自得的形象,或者是古代文人墨客在书房中挥毫泼墨的场景。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thereal”或“otherworldly”,它们也有超凡脱俗的意味,但更多强调的是一种飘渺和不真实的感觉。
“仙风道骨”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形容人的外貌和气质,更是一种对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表达能力。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唐·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1.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4.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