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58
瑶坛(yáo tá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瑶(一种美玉)制成的坛。在古代,瑶坛常用来指代神圣的祭坛或高贵的场所,尤其是在道教和古代宫廷中,用来进行祭祀或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瑶坛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美玉的崇拜和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瑶坛逐渐成为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象征,尤其是在道教和宫廷文化中。
在古代**,瑶坛是权力和神圣的象征,常用于皇家祭祀和道教仪式。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神圣和权力的崇拜。
瑶坛给人以高贵、神秘和神圣的联想。它唤起人们对古代文化和**仪式的敬畏和好奇。
在参观古代宫廷遗址时,我曾看到过关于瑶坛的介绍,这让我对古代的**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瑶坛:
瑶坛之上,星辰璀璨, 仙乐飘飘,神光流转。 千年一梦,古今同醉, 瑶坛之下,凡尘不扰。
想象一座瑶坛,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装饰和神秘的**音乐,以及神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神圣的场所或仪式,如希腊的奥林匹斯山(Olympus)在古希腊文化中是众神的居所。
瑶坛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反映了人类对神圣和权力的永恒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社会的复杂性。
1.
【瑶】
(形声。从玉,本义:似玉的美石)。
同本义。亦泛指美玉。
【引证】
《说文》-瑶,石之美者。 、 《左传·昭公七年》-赂以瑶瓮。 、 《周礼·内宰》-瑶爵。 、 《书·禹贡》。孔传:“瑶、琨皆美玉。”-厥贡惟金三品,瑶琨、 、 《诗·大雅·公刘》-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
【组词】
瑶琴、 瑶佩、 瑶华
2.
【坛】
(形声。从土,亶(dǎn)声。本义:土筑的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坛,祭坛场也。 、 《书·金縢》。马注:“坛,土堂也。”-为三坛同墠。 、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 《公羊传·庄公十六年》-庄公升坛。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组词】
坛宇、 坛兆、 坛域、 坛户、 坛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