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32:36
慢步: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以缓慢的步伐行走。基本含义是指行走的速度较慢,通常不急迫,可能是因为悠闲、放松或是为了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环境。
“慢步”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慢”和“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慢”表示缓慢,“步”表示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现代社会,“慢步”常与“慢生活”理念相关联,强调放慢生活节奏,享受当下。在一些文化中,慢步也被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
“慢步”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清晨的公园、悠闲的周末或是与朋友漫步在乡间小道上。这种缓慢的节奏有助于我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选择慢步游览一个古老的城市。那种悠闲的步伐让我有更多时间欣赏建筑的细节和城市的氛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在晨曦的微光中,
我慢步于林间小径,
每一步都踏着宁静,
每一声鸟鸣都是诗。
视觉:想象一个人在清晨的公园里慢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周围是宁静的自然景色。 听觉:慢步时,可能听到的是轻柔的风声、鸟鸣和自己的脚步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慢步”可以对应为“stroll”或“saunter”,这些词汇也传达了一种悠闲、放松的行走方式。不同文化中,慢步的意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放慢节奏、享受当下的理念。
通过对“慢步”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行走方式的词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慢步提醒我们要适时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1.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