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01: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01:31:43
词汇“回肠结气”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感人至深,使人内心激动,情感激荡。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回肠结气”字面意思是指情感或思绪在内心深处回旋激荡,如同肠子纠结,气息凝结。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或言辞非常动人,能够深深触动人的心灵。
“回肠结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文选·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中就有提到:“是以情深而不滞,辞达而不浮,回肠结气,感人肺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
在**传统文化中,文学和语言的表达被赋予了极高的情感价值。因此,“回肠结气”这样的成语在评价文学作品时尤为重要,它体现了文学作品对读者情感的深刻影响。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刻的感动和共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些能够用言语打动他人的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在阅读某些文学作品时感受到“回肠结气”的效果,比如在读到某些感人的诗歌或小说时,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落,回肠结气,诗行间流淌着夜的深情。”
结合视觉,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月光下阅读一本书,脸上露出感动的表情。结合听觉,我可以想象一段音乐,旋律悠扬,充满情感,让人心潮澎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touching the heart”或“stirring the soul”也能传达类似的情感深度。
“回肠结气”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力量,也反映了语言在传递情感方面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使我的言辞更加生动和感人。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3.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4.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