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09
“没味”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缺乏味道或趣味,通常用来形容食物没有味道或者某事物缺乏吸引力、不有趣。
在不同的语境中,“没味”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没味”这个词汇由“没”和“味”两个字组成。其中,“没”表示否定或缺乏,“味”表示味道或趣味。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含义一直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食物的味道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因此“没味”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评价食物的质量。同时,它也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活动缺乏吸引力,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没味”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无聊、失望或不满。它可能影响人们对某事物的整体评价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没味”来形容那些平淡无奇的电影或书籍。例如,有一次我看了一部评分很高的电影,但实际观影体验却非常平淡,我就会说:“这部电影真是没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没味”:
在这寂静的夜里,
星光也显得没味,
心中的渴望,
如枯萎的花朵,
失去了往日的芬芳。
“没味”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单调的色彩和乏味的声音。例如,灰色的画面和单调的背景音乐可能会让人感到“没味”。
在英语中,与“没味”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land”或“dull”。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用来形容缺乏味道或趣味的事物。
通过对“没味”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含义。这个词汇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缺乏味道或趣味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提高语言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