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22
“热疾”一词通常指的是由热引起的疾病,尤其是指那些在高温环境下或因身体过热而引发的病症。这包括中暑、热射病、热衰竭等。
在医学领域,“热疾”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与高温相关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在炎热天气中感到的不适或病症。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描述某种激烈的情绪或社会状况。
“热疾”一词源自汉语,由“热”和“疾”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疾”通常指疾病,而“热”则指高温或热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由热引起的疾病。
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热疾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社会和政府通常会采取措施,如提供避暑设施、宣传防暑知识,以减少热疾的发生。
提到“热疾”,我联想到的是炎热、不适和健康风险。这个词带有一种紧迫感和警惕性,提醒人们注意在高温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夏天的一次户外活动中,因为忽视了防暑措施,感到头晕和恶心,这让我深刻理解了热疾的严重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热疾”:
在炎炎夏日,热疾如影随形,
汗水滴落,心火难平。
视觉上,“热疾”可能让人联想到烈日下的汗水、疲惫的面孔和冷却的饮料。听觉上,可能是风扇的嗡嗡声或是人们谈论如何避暑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eat illness”或“heat-related illness”,它们在描述上与“热疾”相似,但可能在文化内涵上有所不同。
“热疾”这个词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其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特定健康问题的词汇,也是一个提醒人们关注环境和个人健康的重要信号。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热疾”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交流和理解相关的健康信息。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